以色列长期以来自诩为“中东小霸王”,在该地区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地给周边国家的民众带来深重的苦难。然而,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力量不愿屈服于以色列的霸凌,始终坚持与其正面对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雄踞也门的胡塞武装。
2023年9月2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朗普组织的三方电话会议中公开对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发动的空袭表示道歉。内塔尼亚胡解释称,空袭的目标并非卡塔尔,而是针对恐怖分子。很多人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以色列一向是强势且不轻易低头的国家,内塔尼亚胡的道歉可以说是极其罕见。那么,为什么他会作出如此不同寻常的举动呢?
事实上,内塔尼亚胡之所以选择道歉,并非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犯错,而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外部的巨大压力。首先,卡塔尔是美国的盟友,而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空袭,已经引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应。考虑到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特朗普显然已经对内塔尼亚胡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其对外释放善意,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其次,在卡塔尔首都被炸后,沙特迅速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巴基斯坦作为域外大国的参与可能会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令以色列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行动。
展开剩余62%内塔尼亚胡道歉后的不到24小时,胡塞武装便再次对以色列本土展开攻击。胡塞不仅使用巴勒斯坦-2导弹袭击了以色列的目标,还向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市发射了无人机。即使以色列、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曾多次与胡塞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但胡塞武装依然顽强生存,甚至能够与以色列直接对抗。换句话说,胡塞武装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赢得”了与这些大国的对抗。
面对这种局势,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内塔尼亚胡公开道歉,特朗普提出解决加沙冲突的“20条方案”,甚至哈马斯也在考虑停战的情况下,胡塞武装依然坚持与以色列作战?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以色列长期以来的做法就是“背信弃义”,其军事行动经常让其他国家感到不安。胡塞武装显然不信任以色列,尽管目前各方有了“谈判”的意向,但只要以色列的地面部队仍在加沙进行军事行动,胡塞武装就不会放弃与以色列的敌对状态,甚至会采取更为激进的军事策略。因此,只要以色列没有真正撤出加沙,胡塞武装就不会停止反击。
其次,胡塞武装与以色列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恩怨。此前,以色列曾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导致胡塞任命的“总理”和多名“部长”丧生,这让胡塞武装无法轻易放手。与此同时,胡塞与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也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这对胡塞未来统一也门的雄心壮志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胡塞武装的坚持并非仅仅出于一时的愤怒或报复,而是基于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胡塞武装的决心可能会对整个中东局势产生持续影响。
发布于:天津市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