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天过会!“A 股 GPU 第一股” 诞生,国产算力生态迎关键突破
9 月 26 日,上交所上市委 2025 年第 40 次审议会议传来重磅消息: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这意味着 “A 股 GPU 第一股” 正式步入上市倒计时。
从 6 月 30 日科创板 IPO 申请获受理到成功过会,摩尔线程仅用 88 天,创下今年科创板新过会企业中 “最快上会纪录”,也为国产 GPU 产业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想了解企业及相关;半导体,AI算力,液冷,GPU、固态电池等重点的行业分析,公众号:行业报告查一查,获取投研信息,了解相关行业研究及最新报告
英伟达系高管掌舵,商业化之路 “快人一步”
摩尔线程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一支星光熠熠的核心团队。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6 月,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曾在英伟达任职 14 年,担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对全球 GPU 市场格局与技术趋势有着深刻理解。
展开剩余84%不仅如此,公司联合创始人周苑(前英伟达市场生态高级总监)、张钰勃(前英伟达 GPU 架构师),副总经理杨上山(前英伟达 GPU 架构师)、王东(前英伟达销售总监)等核心成员,均来自英伟达,形成了覆盖研发、市场、销售的 “英伟达系” 核心团队。
成熟的团队配置,让摩尔线程成为国内最早跑通商业化的国产 GPU 企业之一。招股书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01 亿元,这一规模已超过 2022-2024 年三年营收总和;
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 3.17 亿元),但相比 2023 年、2024 年超 15 亿元的年度亏损,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
更值得关注的是毛利率变化: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 - 70.45% 攀升至 69.17%,前期 “以价换市” 的市场拓展策略成效逐步显现,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押注 AI 智算赛道,94% 收入来自核心产品
在 AI 产业爆发的浪潮下,摩尔线程的战略转型堪称 “精准踩点”。早期,公司以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为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两年,公司果断将重心转向毛利更高的 AI 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迅速抓住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 云服务等需求爆发的机遇。
这一转型成效显著。招股书显示,2024 年,AI 智算产品(含集群、板卡、一体机)收入占比已达 77.63%;2025 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飙升至 94.85%,成为绝对核心的收入来源。
不过,战略转型也带来了客户集中化的挑战:2025 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客户 R 贡献了 56.63% 的收入,采购 AI 智算集群设备金额近 4 亿元;而 2024 年的第一大客户 C(收入占比 38.07%),在 2025 年上半年未进入前五大客户名单。
对此,摩尔线程在问询中解释,集群客户完成初期部署后,复购需等待新项目立项或扩容需求明确,虽无固定规律,但国内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正蓬勃发展,预计集群类收入具备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上交所上市委在审议中也重点关注了客户相关问题,要求公司说明收入确认时点、终端客户使用情况等,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80 亿募资攻坚核心技术,国产 GPU 竞争格局生变
作为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功能 GPU 研发能力的企业,摩尔线程此次 IPO 拟募资 80 亿元,重点投入三大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训推一体芯片、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新一代自主可控 AI SoC 芯片。
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四代 GPU 架构,基于自主研发的 MUSA 架构,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 AI 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等多场景的技术突破,为国产 GPU 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
摩尔线程的过会,也将重塑国产 GPU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国内 GPU 赛道玩家众多,海光、寒武纪已实现 AI 计算产品突破并登陆 A 股,沐曦股份正处于科创板 IPO 第二轮问询阶段,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等则在接受上市辅导。
“摩尔线程拿下‘GPU 第一股’,不仅会影响后续排队企业的审核节奏与估值预期,也可能削弱部分 A 股算力芯片公司的稀缺属性。” 一位半导体产业投资人分析道。
从行业前景来看,国产 GPU 赛道潜力巨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 2029 年,中国 AI 智算 GPU 市场规模将达 10333.40 亿元,2024-2029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6.7%。
在政策层面,“加快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 等国家战略持续加码,为国产 GPU 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摩尔线程的上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里程碑,更是国产算力生态构建的重要一步。
随着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商业化场景的不断拓展,国产 GPU 企业有望在全球智能计算领域逐步实现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的跨越,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今天专门给大家整理了摩尔线程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
和而泰。主要做智能控制技术和算法开发,八月份在互动平台说了,2025 年半年报里显示,摩尔线程的账面价值有 3.06 亿多呢,具体的合作业务还在对接中。
这家可是国内智能控制器的头部企业,在家电、汽车电子这些领域实力挺强,还搞了合资公司进了人形机器人领域,专门做智能控制系统开发,挺有看点的。
杰创智能,主营业务是智慧安全和智慧城市。九月份的时候,它在互动平台回复说,旗下控股的广州引力波科技,和摩尔线程长期科技一起推进 “AI + 教育” 相关的建设。
东华软件,主要做系统集成、软件和技术服务。它跟摩尔线程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要一起建华东的国产算力基地,八月份回复说这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软件企业,东华软件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有不少成熟案例,比如 “东华云” 平台、智慧城市项目这些,还拿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称号。
利和兴,专注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八月份互动平台回复里说,摩尔线程是它的客户,会给摩尔线程提供电子元器件之类的产品。
利和兴在国内移动智能终端检测领域是佼佼者,还是华为、比亚迪这些大公司的长期供应商,而且还增资了相关企业,往半导体、人形机器人这些前沿领域靠了。
好上好,做电子元器件分销的。九月份它表示,正在和摩尔线程一起推广渲染类显卡,还有用于小型 AI 数据中心的 AI 智算卡这些 GPU 产品,不过目前还在合作初期。
好上好的供应商资源挺丰富也稳定,客户基础也广,业务覆盖了全国 20 多个城市,之前还评上了 “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30 强”。
麦捷科技,主打高端电子元器件及模组。今年六月份在互动平台说,已经有部分电感产品供给摩尔线程了。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跟英伟达、华为、小米这些知名企业都有合作,而且在算力芯片领域也已经有产品供货了。
科华数据,业务包括新能源产品、数据中心和 IDC 服务等。24 年 11 月的时候回复说,正在和摩尔线程在数据中心业务、算力业务上积极合作。科华数据在全球模块化 UPS 市场的份额挺靠前,在液冷服务器、算力租赁、数据中心这些领域布局很深,还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些硬核平台。
中科金财,主要做金融科技、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服务。24 年 11 月它说,和摩尔线程等一起成立了智算联盟,要大力建全国产的智算平台。中科金财是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在北京、杭州都设了 AIGC 研发中心,一直想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到各个行业里。
光环新网,主营业务是云计算及相关业务。它和旗下子公司 2023 年就跟摩尔线程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要一起给用户提供厉害的智能算力解决方案。光环新网以数据中心资源为基础,搭了个高弹性的多元异构算力调度平台,还推出了高性能算力服务,之前拿过 “2025 年度 AI 卓越解决方案” 奖。
弘信电子,做印制电路板和算力相关业务。它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里说,2023 年就和摩尔线程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弘信电子是国内柔性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还建了 AI 研发创新中心,重点放在国产 AI 算力芯片服务器、光模块产品这些领域。
总结一下哈,摩尔线程推进 IPO,不光是国产 GPU 企业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更能看出来咱们国家本土高端芯片产业的发展机会。
发布于:广东省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